麵酵的比喻──十步釋經範例
解釋比喻的困難,是眾所皆知的。因為比喻(Parable)是被切斷的明喻。明喻(Simile)比較兩個相像之事物,以「好像」、「如同」等喻詞連接,相當清楚。基本公式是:
「本體」 好像「喻體」
「本體」是被比喻之物,「喻體」是做比喻的材料,兩者之間必有一「相似之處」,是作者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或重點。但是比喻不提「本體」,只描述「喻體」,所以比喻比較難以解釋。例如,「第一個活物像獅子」(啟四7)是一個明喻,「本體」是第一個活物,「喻體」是獅子,相似之處是它們的形狀。若約翰只說「像獅子」,讀者就不知「本體」是活物、石雕,或是其他像獅子的東西。因此解釋比喻先要尋找比喻的「本體」,才能解釋「相似之處」。
一個特別明顯的例子就是麵酵的比喻(太十三33)。雖然只有一節經文,卻至少有四種不同的解釋(參表一)。其間的區別,主要是對「本體」的認知不同。究竟我們要接受哪一個解釋呢?這篇短文的目的,就是試用十步釋經法來解釋這比喻,作為評估。
《十步釋經法》主張比喻的體裁只限於三類:類比(similitude),故事性比喻(story-parable)和寓言(allegory)。無論哪一類,都只強調一個中心的真理。它們的區別,乃在於對於細節的處理。若是類比和故事,比喻中的細節只是為了完成它的故事,所以不需要解釋。若是寓言,因為作者可能在細節裏也隱藏着教訓,所以細節可能有象徵的意義,但所有的細節帶來的教訓都必須連於主訓。
既然比喻的體裁決定了要不要解釋它的細節,我們當如何區別比喻的體裁呢?《十步釋經法》一書並沒有詳細說明如何區別,但是有所提示。例如,類比和故事通常取材於日常生活,而寓言則可能加上作者的幻想和創作。類比的動詞時態常用現在式的,而故事常用過去式的時態。寓言則可能混合使用不同時態。類比的起首語往往是「你們中間有誰……」或「沒有人……」,而故事和寓言的開始通常是「有一個……」。
第三步 注意結構
經文:太十三33
他又對他們講個比喻說:「天國好像麵酵,有婦人拿來,藏在三斗麵裏,直等全團都發起來。」
因為只有一節經文,分段結構並不重要。須決定的是這個比喻的體裁。根據十步釋經法的提示,這比喻從日常生活取材,動詞是過去式時態,起首語是「有(一位)婦人」。雖然內容簡短,也算是一個故事,所以它是屬故事性比喻。
第一、二步 細察事實和認清關係
- 文體:敍事文,故事性比喻。
- 上文下理:上文31-32節,說天國好像芥菜種長成一棵樹,由小變大。
- 人物:耶穌、他們(眾人)、婦人。
- 神學性觀念:天國。
- 象徵性用語:麵酵。
- 比較譯本:「藏在」在《聖經新譯本》譯作「放在」。
- 比較譯本:「三斗」在《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譯作「四十公升」。
- 主要連接詞:直等 。
- 先後的關係:先拿麵酵來,再藏在麵團中,後來全團麵都發起來。
- 因果關係:因為麵酵被放在麵團裏,結果全麵團就都發起來。
- 遺漏的資料:麵團發酵的時間。
- 強調語句:「全…… 都……」 。
- 比較譯本:「發起來」在 NIV譯作 it worked ... through 「酵滲透了……」。
第四、五步勤發問題與逐題解答
-
「天國」是甚麼意思(定義性問題)?比喻的本體是天國嗎(邏輯性問題)?
「天國」在平行經文路加福音譯為「神的國」(路十三20-21)。所以簡單地說,天國就是神掌權的地方。馬太福音第十三章收錄了八個比喻,其中六個以「天國好像……」開始,表示每一個比喻只是說明天國的某一個方面,不是它的全部。所以,比喻的本體應該是天國的某一方面。(比較經文、邏輯推理)
-
麵酵是甚麼東西(定義性問題)?聖經裏麵酵有甚麼象徵性意義(引申性問題)?
麵酵是製造麵包的必需品,通常由保留小部分舊麵團而來。 和麵的時候,將含酵的舊麵團放在新麵團裏,新團就會發酵(林前五6)。舊約的除酵節,要求除去家中所有的舊酵(出十二15;林前五7),因此有人認為麵酵一定代表罪惡。但酵亦是神吩咐作感恩獻物之一(參利七13,二十三15-18),所以酵所象徵的意義應該由上下文來決定。(歷史背景)
-
比喻的喻體是「麵酵」,還是有關麵酵的事?(定義性問題)
根據奧斯邦(Osborne)的原文分析,「有婦人拿來,……發起來」是一個子句,用來形容麵酵。「直等全團都發起來」一語,奧斯邦按原文譯為「直到它滲透了麵團」(同NIV),強調麵酵的作用。「直到」說明發酵需要時間,是一個過程。所以,這個比喻的喻體應該是「發酵的過程」,強調麵酵的滲透力,不是「麵酵」本身。(語法結構、邏輯推理)
-
喻體和本體有何相似之處(定義性問題)?
如上述,本體是天國的某一方面,而喻體是發酵的過程。發酵過程的特徵就是它開始時規模很小,過了一段時間,漸漸擴展開來,直到全團發起。天國的發展過程,與它相似。從主耶穌在地上的工作開始(可一14-15),漸漸擴張,隨着歷史(時間)的發展,直到末世,才完全成就(啟十一15)。(化解象喻)
-
主耶穌為甚麼講這個比喻(邏輯性問題)?
因為猶太人不信,主耶穌開始用比喻講道,只向門徒解釋,為了向不信的人隱藏祂的信息(太十三10-17)。本比喻是十三章八個比喻之四。它的上文是31-32節,芥菜種的比喻。一般認為這兩個比喻是一對,都是說明天國由小而大。芥菜種的比喻強調天國外在明顯的伸張,麵酵的比喻則着重天國隱藏的擴張。(上文下理,邏輯推理)
-
三斗麵有多少(定義性問題)?為甚麼說「藏」在三斗麵裏(邏輯性問題)?婦人和三斗麵代表甚麼意義(引申性問題)?
三斗麵大約是四十公升,是一個婦女所能揉捏的量。所做出來的麵包,可以供一百人食用。 有學者認為「藏」字可能是雙關語(同第35節的「隱藏」),來比喻天國在世上的隱藏滲透力。卡森認為這樣解釋似乎沒有必要。 因為比例上新團比舊團大很多,所以舊團看起來被「藏」在麵裏,其實就是「放在」麵裏的意思(參《聖經新譯本》)。這是一個故事性的比喻,女人和麵,就如男人把芥菜種拿去種在田裏,都是從日常生活中取材的。婦人和三斗麵都是故事的細節,為要完成故事,並沒有象徵性的意義,所以不需要解釋。(化解象喻、歷史背景)
第六步 歸納總意
耶穌對眾人又說了一個比喻。天國好像有一個婦人將一小團舊酵放在三斗的新麵團裏。麵團開始時很小,但過了一段時間,酵就滲透了整個麵團,全團都發起來了。
第七步 找出主題
天國的發展起初很小,經過一段時期,漸漸展開,最後完全實現了。
總結
按照十步釋經法的分析,我們同意表一裏的第四種的解釋。耶穌以發酵的過程來比喻天國的發展,由小而大,直到全地皆受影響。
表一麵酵的比喻的各種解釋
解釋 |
喻體 |
本體 |
主訓 |
細節(象徵) |
釋經者 |
|
相似之處 |
婦人 |
三斗麵 |
||||
一 |
麵酵 |
福音 |
傳遍世界 |
使徒們 |
人心 |
張慕皚、Henry |
二 |
麵酵 |
罪 |
罪惡(異端)滲透教會 |
假教師 |
世俗的教會 |
Boice、陳終道、 MacDonald、Toussaint、 Wiersbe |
三 |
麵酵 |
假信徒 |
越來越多 |
沒有象徵性意義, 不需解釋 |
Barbieri |
|
四 |
發酵的過程 |
天國的發展 |
由小而大,直到完全 |
不需解釋 |
Carson5、France6、馬有藻、Osborne3、Pentecost |
附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