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二十九篇
第三步:注意結構
(一) 呼籲神的眾子當全心敬拜(1-2節)
(二) 讚美神在暴風雨所顯能力(3-9節)
(三) 頌讚主為王必得力量平安(10-11節)
【二】解釋部分
第四、五步:勤發問題與逐題解答
提出重要問題(嘗試從標籤發出問題)並解答
- 這詩的背景是甚麼?(解釋性問題)
答: 這詩屬於以色列最古老的詩之一。有學者認為 是抄襲巴比倫讚美風雨之神的詩歌,或抄襲古代 迦南讚美巴力之詩,但理據不足。詩人提及迦南 人的背景,可能用辯證技巧,證明耶和華超越巴 力。這詩是詩人在暴風雨中看見神彰顯的能力, 敬畏神並向祂發出頌讚。《七十士譯本》在標題 加上說明,指這詩與住棚節連在一起,為聖約更 新,頌讚神的得勝。參考「摩西之歌」(出十五 1-18)及「底波拉之歌」(士五4-5)。(歷史背 景、比較經文、參照註釋)
2.「神的眾子」指哪些人?(解釋性問題)
答: 「神的眾子」在NASB 譯為“sons of the mighty”, 《新普及譯本》譯為「上帝的眾天使」。另參 約伯記一章6節:「有一天,神的眾子來侍立在 耶和華面前,撒但也來在其中。」(參二1,三 十八7)。故「神的眾子」應指天使。(詞的意 義、以經解經 )
3. 大衛再三說神的眾子當把榮耀歸給神,這表明甚 麼?(解釋性問題)
答: 大衛乃藉此遞進對句,如螺旋式階梯,步步進 深,強調敬拜的重要,指出敬拜的目的乃為榮耀 神,因此呼籲神的眾子要將神的榮耀,包括祂的 能力(表明得勝)、祂的名(表明同在)及聖潔 (表明分別),都歸給祂。大衛在迎接約櫃到耶 路撒冷後,初次藉亞薩和他的兄弟頌讚神,亦曾 用類似的話(代上十六28-29)。(上文下理、 以經解經、比較經文)
4. 「以聖潔的妝飾〔的:或譯為〕敬拜耶和華」是甚 麼意思?這說明怎樣的敬拜才是神配得的?(定義 性問題、引申性問題)
答: 「以聖潔的妝飾」一語在和合本有小字「的: 或譯為」,即是說,此語可譯為「以聖潔為妝 飾 」 。 《 新 譯 本 》 作 「 聖 潔 的 裝 束 」 , 或 譯 「要在耶和華聖潔的光輝中敬拜他」。可以說, 詩人藉此強調敬拜神必須以適合的敬拜大君王的 裝飾,像聖殿的祭司一樣分別為聖歸給祂。不單 應穿着華美合適的衣飾敬拜神,更要有聖潔的 品行才能討主喜悅(參詩四4;出十九6;利十一 44)。(詞的意義、以經解經)
5. 「耶和華的聲音發在水上」是甚麼意思?(解釋性 問題)
答: 「水上」在《新譯本》作「眾水」,故指範圍 很大的水域,包括江河或大海。這海可指地中 海,亦可指創造時地面的混亂,淵面是水(創 一2: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另參耶十12-13)。從綜合對句下半(3 節下),說明這裏意思是神從天空打雷;從4至9 節可知,這聲音震耳欲聾,非常可畏。早在創世 之時,神已得勝宇宙的混亂,維持自然的秩序。 故大水可象徵歷史秩序的混亂,但耶和華勝過一 切。(詞的意義、上文下理)
6. 耶和華的聲音大有能力及滿有威嚴,是顯明神怎 樣的屬性?(引申性問題)
答: 「能力」在原文可譯「大能」(出九16)及「大 力」(出三十二11)。「威嚴」可譯榮耀、華 美、美好或威儀。神的能力和威嚴,常伴隨「尊 榮」(代上十六27;詩九十六6,一○四1),亦 與「榮耀」一同出現(詩八5,四十五3,一四五 12)。這裏說明神藉自然界的現象,彰顯祂的大 能及威嚴的屬性。(詩十九1;羅一20)(詞的 意義、以經解經)
7. 「耶和華的聲音震破香柏樹;耶和華震碎黎巴嫩 的香柏樹」是何意思?「他也使之跳躍如牛犢, 使黎巴嫩和西連跳躍如野牛犢」顯出神有怎樣的 能力?(解釋性問題)
答: 香 柏 樹 是 林 中 之 王 , 生 長 在 高 山 嚴 寒 地 帶 , 樹 木 高 大 , 枝 葉 繁 多 , 象 徵 華 麗 、 力 量 與 恆 久。黎巴嫩在以色列以北,兩面山脊有一百哩 間 隔 , 最 高 處 有 一 萬 呎 以 上 , 十 分 宏 偉 。 大 衛曾為建殿預備許多香柏木;所羅門不但用香 柏木以建殿,更用它建黎巴嫩林宮(王上七2- 5)。神的聲音震破香柏樹(《新譯本》為「震 斷」),不但說明神的能力,更比喻神要審判一 切驕傲的人(賽二12-13;結三十一3;耶二十二 14、15)。「西連」是黎巴嫩對面的一高峯,按照 申命記三章9節,它就是黑門山。詩人形容神在雷 暴中使黎巴嫩的高山大大震動,如牛犢不停跳躍, 顯出祂極大的能力。(歷史背景、以經解經)
8. 「耶和華的聲音使火焰分岔」是何意思?(解釋性 問題)
答: 「使火焰分岔」在《新譯本》為 「帶着火燄劈 下」,在NASB為“hews out flames of fire”,故此是 指神的能力在雷聲中發出閃電,所到之處猛烈 焚燒,顯出極大的能力。在這裏比喻耶和華為戰 士,正從事猛烈的戰鬥,祂的怒氣便惡人頃刻 滅絕。(參民十六35;結三十八22、23,三十九 6)。(詞的意義)
9. 「耶和華的聲音震動曠野;耶和華震動加低斯的曠 野」說明甚麼?為何提及加低斯的曠野?(解釋性 問題)
答: 曠野是猶大南部及西乃的地理特色,乾旱及炎 熱,少人居住。以色列人出埃及後曾在曠野行走 四十年。他們離開西乃山後,經過「大而可怕的 曠野」,更到達加低斯巴尼亞(申一19-20)。 詩人說明在大雷暴中,整個曠野震動。以色列人 在加低斯派出探子窺探迦南地,探子之中大多因 不信而發怨言,遭神懲罰,報惡信的人都遭瘟疫 而死。神更刑罰二十歲以上的以色列人,使他們 不能入迦南。在這裏提及加低斯,指出神的話有 審判的能力。從黎巴嫩到加低斯,即從北至南, 幾乎所有以色列人都在神忿怒中,無處可避。 (歷史背景、以經解經)
10. 「 耶 和 華 的 聲 音 驚 動 母 鹿 落 胎 , 樹 木 也 脫 落 淨 光」又說明甚麼?(解釋性問題)
答: 這句在《新譯本》為「耶和華的聲音驚動母鹿生 產」,可指自然界的雷暴聲驚動曠野的動物提早 落胎生產。但這「落胎生產」在馬所拉文本的原 文並不吻合這裏(詩二十九9)上下文所描述的 地理與植物,故有譯本建議略為修改,形成平 行對句:《呂振中譯本》譯上句為「永恆主的聲 音使篤耨香樹旋轉」,《現代中文譯本》為「上 主的聲音震撼橡樹」,《新普及譯本》為「上主 的聲音扭彎了參天的橡樹」。因此,詩人再次強 調神的能力彰顯在這些曠野樹木中(參詩七十八 47-48)。(詞的意義、上文下理)
11. 這詩七次提及耶和華的聲音,要強調甚麼?(解 釋性問題)
答: 「七」這數字意指完全,這詩有「七重雷聲」之稱。強調神的威榮,祂透過自然界充分地啟示自己。祂的啟示是具體的、人可看見且可感受的。當然這啟示亦需要人用信心的眼睛才能看見(參羅一19-20)。啟示錄亦有「七雷發聲」(啟十 3),使人聯想這詩,說明神的威榮,罪人當及早悔改。(詞的意義、比較經文)
12. 「凡在他殿中的」是指甚麼殿及甚麼人?這裏如何論到他們讚美神?(解釋性問題)
答: 「殿」應指神在天上的居所, 詩篇十一篇4節說:「耶和華在他的聖殿裏;耶和華的寶座在天上」, 故此「凡在他殿中的」應指上文第1節 「神的眾子」。他們聽見神打雷的聲音,看到地上情況,包括所喻指神的審判,都一同讚美神的榮美、能力與威嚴(詩二十九9下)。《新譯本》在同一處譯為「凡是在他殿中的都說: 『榮耀啊!』」,《新普及譯本》為「……人人高呼!」,說明他們的讚美充滿激情。(上文下理、以經解經)
13. 「洪水泛濫之時」是指甚麼時候?「耶和華坐着為王」表明甚麼?(解釋性問題)
答: 《新譯本》作「耶和華坐在洪水之上」,《新普及譯本》將「洪水泛濫之時,耶和華坐着為王」譯為「上主掌管着洪水」。洪水是在太古時已經有的現象,神在創世時已得勝混亂深淵所象徵的罪惡。在挪亞時代,洪水更淹沒全地,是極大災殃,但亦在神掌管之下。「神坐着為王」表明神的寶座在混亂不安的洪水之上,目的是消滅罪惡,回復原來的秩序。(歷史背景、以經解經)
14. 「耶和華坐着為王,直到永遠」指出神哪些屬性? (解釋性問題)
答: 「耶和華坐着為王,直到永遠」強調神坐着為王是沒有限期,指出神是掌管歷史的主,是永恆不變、從亙古到永遠都一樣的主。這話在耶穌基督身上得以應驗(參啟五12-13,十九15-16)。 (以經解經)
15. 「耶和華必賜力量給他的百姓;耶和華必賜平安 的福給他的百姓」是甚麼意思?(解釋性問題) 這話顯示神哪些屬性?(引申性問題)
答: 「耶和華」在這詩出現了18次,意思是「自有永 有」,乃神與以色列人立約的名字。詩人在結 語中說明神信實、全能及滿有恩慈的屬性,祂是 守約施慈愛的神,在罪惡猖狂的混亂時代中必要 保護屬祂的人並賜下平安。屬神的人因對神的信 靠,能在暴風雨中向神讚美,心靈平靜安穩。參 路加福音二章14節「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 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以經解經、邏 輯推理)
第六步:歸納總意
(一) 大衛呼籲天上使者將神當得的榮耀歸給 祂。(1-2節)
(二) 神的聲音在水上、山上及曠野表彰祂的 權能。(3-9節)
(三) 神在洪水中坐着為王,並要賜百姓力量 與平安。(10-11節)
重寫大綱:
(一)天使當以聖潔妝飾敬拜神(1-2節)
(二)讚美神在暴風雨所顯能力(3-9節)
(三)頌讚主為王必得力量平安 (10-11節)
第七步:找出主題
大衛讚美神在自然界彰顯的榮耀與能力,信靠 祂在亂世中掌權並要賜福百姓。
第八步:寫下原則
信徒應讚美神在自然界彰顯的能力,信靠祂在 亂世中掌權並要賜福百姓。
第九步:列出細節 (SMART)
1. 在 你 居 住 的 地 方 有 哪 些 常 見 的 大 自 然 現 象 ? 你看到時會有怎樣的感覺(懼怕、擔憂、驚慌、讚 歎、敬畏)?
2. 你在教會敬拜的體驗中,與大衛所描述天上的 敬拜有何不同?為甚麼不同?
3. 你在個人靈修禱告中有否慣於向神發出讚美? 會為祂的哪些屬性及作為而讚美祂?
4. 從詩人對神聲音的描述,我們可如何學習讚美 神?
5. 我們在崇拜聚會可否激情地讚美?你對震耳欲 聾的音響能否接受?請說明原委。
6. 當大自然災害(如龍捲風、水災、海嘯、地震 等)造成極大破壞時,這詩篇能給我們甚麼幫助?
7. 當世間惡勢力橫行,造成生靈塗炭,這詩又能 給我們怎樣的安慰與盼望?
8. 既然「洪水泛濫之時,耶和華坐着為王;耶和 華坐着為王,直到永遠」,今天你要如何讓主在你 生命中作王?如何讓祂在你的教會中為王?
9. 我 們 既 有 一 位 「 必 賜 力 量 」 及 「 必 賜 平 安 的 福」的神,你可以把哪些重擔或困苦交託給祂?
10. 在你身邊是否有弟兄姊妹遇到洪水般的苦難, 你 能 如 何 幫 助 他 聽 到 神 的 聲 音 ? ( 參 約 十 四27: 「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 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也不要 膽怯。」)
第十步:身體力行
•劃定時間
•從小開始
•記錄進度
•寫下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