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心给主

时间过得真快,还记得在二零零四年三月28日「圣言资源中心」举行成立感恩奉献崇拜,短短三年四个多月,神透过「圣言」成就了很多事工!
当日在成立的聚会中,我提出支持「圣言资源中心」的原因。我说今天教会一个很基本的问题,是怎能叫信徒有兴趣追求主的话、明白主的话、遵行主的话,因而生发生命的改变?我相信「圣言资源中心」能帮助眾教会在这项重要事工上。我当时用了十六个字的贺词:「推广圣言,色香味全,坚立主民,信望爱行!」

身为董事,每季到会与赖若瀚牧师开会,每次都看到神的作为。他的工作报告每次都让我感受到神的同在:参加讲座的人愈来愈多,购买资源的人愈来愈多,我们得到的支持也愈来愈多!
今天实在万分高兴能出席「圣言」的新办公室奉献礼。相信每一位到会的同工和弟兄姊妹都关心这事工。我愿意用列王记上八章54-61节的经文与大家勉励。
当所罗门王完成建殿工程,他就招聚以色列百姓,举行献殿典礼。当日他带领百姓作了很长的祷告。他「在耶和华的坛前屈膝跪著」,皇帝也要跪下,因为 神是至大的。「祷告已毕,就起来站著,大声为以色列全会眾祝福。」这祝福其实是一个短讲:一方面求 神赐福给百姓,另一方面讲出得福的秘诀。这祝福有一个中心,在第58节给我们说明:「使我们的心归向他」(”May He turn our hearts to him”)。希伯来人认为心不单讲到肉身的心,乃指全人。因此第58节可译为:「使我们的全人归向你」,意思是「使我们作个完全奉献的人」。人一切的態度言行建基於內心,我们又当把怎样的心献给 神呢?
一. 献上感恩称颂的心
虽然歷时七年之久,花费很多钱財,建成了这个高大辉煌的殿宇,所罗门王並没有因此而自高。他明白若非 神给他一位敬虔的父亲,预备这么多的材料;若非 神给他智慧治国,使国家太平;若非 神赐他健康能与 神同工,並使官员与国民都支持他,工程必不能完成。
他在王上八章56节说:「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因为祂照一切所应许的,赐平安给祂的民以色列人。凡藉他僕人摩西应许赐福的话,一句都没有落空。」所罗门內心充满感恩,因他明白一件事,其实 神根本不需要住在圣殿中。他祈祷时明確知道:「 神果真住在地上么?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你居住的,何况我所建的这殿呢?」圣殿得以建立不是为 神居往,乃是 神赐给人的福份,叫人能到 神面前亲近 神、讚美 神、高举 神与经歷 神的同在与赐福,因此所罗门向 神发出全心的称颂和讚美。
今天世人的问题是甚么呢?人以为自己很能干,凭人的努力可以成就一切。但若非 神给空气、阳光、雨水,所种也不会有任何收成!
神把这新的办公室赐给「圣言」,不是因为我们本领高,乃是因 祂的赐福,印证 祂的同在,確定 祂的心意,要藉著「圣言」实现 祂的计划。让我们知道一切从主而来,从心中首先发出感恩与称颂。
二. 献上真诚顺服的心
所罗门接著说:「使我们的心归向祂,遵行祂的道,谨守祂吩咐我们列祖的诫命、律例、典章。」(王上八58)另外又说:「所以你们当向耶和华我们的 神存诚实的心,遵行 祂的律例,谨守祂的诫命,至终如今日一样。」(王上八61)所罗门王告诉百姓当向 神献上真诚顺服的心。
曾有一小孩在家里走来走去,父亲叫他坐下,他不愿听从!父亲责备他,要他坐下,孩子只得勉强坐下,但口中却不服气说:「我外面坐下,心里仍是站著的!」大概这位父亲教儿子的方法有商榷之处,以致惹儿子的气,得不到真正的顺服。天父是用慈绳爱索牵引我们,我们若不肯听从,真是背逆的儿女。
神要求我们守甚么样的诫命呢?马鞍峰教会的华理克牧师从圣经中最大的诫命(太22:35-40)与基督的大使命(太28:18-20)总结出「標竿人生」的五大目標。这是以 神为中心的人生:「一切都是为了 神」。在我所牧养的北约华人浸信会,我们用「生命建造路程」来提醒及鼓励弟兄姊妹,要追求用 神的目標而生活,成为以目標为导向的门徒。明白这进程並不困难,困难在於是否能每天作真诚顺命的门徒。
在「猫狗神学大不同」一书中,作者指出世上有两种基督徒。「狗神学」的基督徒的人生观是:「你供养我、你照顾我、你爱我,你必定是 神」。「猫神学」的基督徒的人生观是:「你供养我、你照顾我、你爱我、我必定是神」。「猫神学」的基督徒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只要 神听他们的话,谁知这样更使他们的生命枯萎、贫乏、毫无意义及影响力。「狗神学」的基督徒却以 神为中心,深愿为 神而活,生命就能兴旺、丰盛、满有意义和影响力。「猫神学」影响人的祷告,只为自己的安全、舒適和享受,对神的话只是选择性应用,导致一种完全自私的生活形態。「狗神学」却以顺服 神旨为重,完全为 神的荣耀而活。甚愿我们今天把一颗真诚顺服的心献给主,这是「圣言」存在的宗旨,也是这世代的基督徒所必须具备的心態。
三. 献上胸怀普世的心
所罗门在祷告中最后说: 「使地上的万民都知道惟独耶和华是 神,並无別神。」(王上 八60)他鼓励百姓献上一颗胸怀普世的心,因这是 神赐福他们的主要目的。他在这之前曾说:「主耶和华阿,你將他们从地上的万民中分別出来,作你的產业,是照你领我们列祖出埃及的时候,藉你僕人摩西所应许的话。」(王上八53)这节经文提醒百姓 神把他们分別出来的目的是要作祭司的国度与圣洁的国民,作为 神与万民之间的中保人,叫 神的名被高举,万民因而得福。
今天华人如同当时的以色列民一样,散居全球,这是得著万民的最佳桥樑。耶鲁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最近报告,中国移民已经遍佈全世界超过150个国家,这是 神给中国人负起普世差传使命的契机。
神兴起「圣言」最终使命是甚么呢?我相信是装备及激励普世华人教会眾信徒明白 神的话语以及遵行 神的话语,去完成拯救万民的使命。
「急聘:胸怀普世的基督徒」(“Wanted: World Christians” by Herbert Kane, 1986)一书中提及「胸怀普世的基督徒」有下列特点:

  • 认定神是全人类的神
  • 承认基督为主
  • 认定教会的普世性
  • 承认差传事工的优先性
  • 对全世界福音遍传有深切的负担
  • 积极地参与国內和国外的宣教事工

这些特点都是一个实践圣言的人当具备的特点。我相信「圣言资源中心」对装备华人教会达成这使命能有极大的贡献。果真如此,「圣言资源中心」未来的路向是甚么呢?我们要走向「全球化」!愿神使用这中心,叫有华人教会的地方都能有「圣言」的事工,有华人的地区都有「圣言」去装备门徒使万民得福。我们要透过电脑网络装备信徒,要透过教会中的小组、主日学、一对一的门训,帮助人实践主的话。
结论
今天当我们为「圣言资源中心」新办公室落成感恩时,愿我们一同献上感恩称颂、真诚顺服以及胸怀普世的心!愿主透过「圣言」,叫祂的大名在普世华人教会中最高举,大得荣耀。


【二】解释部分 第四、五步:勤发问题与逐题解答

提出重要问题(尝试从標籤发出问题)並解答

1. 律法是指甚么?何以诗人用不同的字词如法度、 训词、律例、命令、判语 ……等形容神的话? (定义性问题、解释性问题)

答:律法law(torah)是诗人用来形容神的话最主要 的字词,全诗(诗篇第一一九篇共176节)出现 25次。狭义上意指摩西律法,尤指五经。广义上 指神启示的「教导」,可指全部圣经,作为神之 子民生活和行为的基础。此外,诗人用了其他七 个主要字词:

1)法度testimony(edah):出现23次。源自「见 证」,习惯用於描述「两块法版」(申三十 一19、26)和约柜(出二十五22)。意味着 圣经的坦率,標准高而警告严。

2)道/话word(dabar):全诗出现24次,是极 常用的名词,包括一切神的真理,无论是以 宣告、应许或命令的方式表达。

3)判语/典章judgments(mishpat):出现23次。 指特定法律诉讼的案例或法律裁决。在此 诗指神——这位至高审判官的启示,具有权 柄,是公平的標准。

4)律例statutes(huqqim):出现21次。字根为 雕刻、刻写。这词论到圣经的约束力与永久性,是「铭刻」下的律法,以便留传后世, 着重人立志遵行。

5)训词precepts(piqqudim):出现21次。原意为 可信、可靠,与「约」和「神的启示」同义。

6)命令commands/commandments(miswa):出 现22次。乃指具有权柄的吩咐,如父亲嘱咐 儿子、主人吩咐奴僕,又如神一下令造成世 界。故此神凭着权柄给人命令,要人遵守。

7)话/应许promise/word(imra):出现19次。表 示神说的、吩咐的或应许的任何事。

这些同义词其实可视为一体。我们不须每次都去寻 找个別的特色,反而应当透过其频繁的出现,来全 面瞭解圣经的完整面目。诗人藉着这些同义词,讚 扬律法的伟大、超越、权柄及可信,將律法的意义 发挥得淋漓尽致,好像万花筒一般,五色繽纷,气 象万千。(词的意义、上文下理、逻辑推理)

2. 行为完全是甚么意思?这与「遵行耶和华律法」 有何关係?(定义性问题、解释性问题)

答:行为完全是无可指摘之意,但並不是绝对的。约 伯被形容为「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 (伯一1),但他不过如挪亚一样,「是个义 人,在当时的世代是个完全人」(创六9),意思是按当时世代的標准看比较上完全。因此 「行为完全」並非说品格道德的完美无瑕, 而是指在行为上向神全然的忠贞。人若靠神 力量,按神律法的標准行事,行为可以趋向完 美之境。大卫曾说:「因为我遵守了耶和华的 道,未曾作恶离开我的神。他的一切典章常在 我面前;他的律例我也未曾丟弃。我在他面前 作了完全人;我也保守自己远离我的罪孽。」 (诗十八21-23)(词的意义、以经解经)

3. 遵行神的法度与寻求神有甚么关係?(关係性问题)

答:诗一一九2「遵守他的法度、一心寻求他的, 这人便为有福」,其中「寻求」是具体地求问 神的行动,包括了研读、考究、默想和遵守等 意思,如以斯拉立志「考究」(在原文与「寻 求」同字)遵行耶和华的律法(拉七10)。遵 守神的法度与寻求神分不开,读神的话必须有 寻求神的心,为要与神相交,这亦是行道的祕 诀。(词的意义、以经解经)

4. 遵行耶和华律法有甚么福气?(定义性问题)

答:「福」原文意为快乐,又译「欢呼」。第7节诗 人能称谢神,表明內心满有喜乐感恩。从诗一 2-3、6,可见喜爱主的话及行道的人生命丰盛, 按时结果,一生得神眷佑。「因为你必赐福与 义人;耶和华啊,你必用恩惠如同盾牌四面护 卫他。」(诗五12)原文「有福的人」重复出 现,为强调遵守主道、全心寻求神的人,是一 个清心而活得快乐的人,亦回应诗一2-3及二12 的应许。(词的意义、以经解经)

5. 何谓「非义之事」?为何遵行神的道正与行非义 之事相反?(定义性问题、解释性问题)

答:「非义之事」可译为「罪孽」(诗七3),或 「奸恶」(诗六十四6)。神的道乃是公义的道 路,故与犯罪邪恶的事相反。「这人不做非义 的事,但遵行他的道」,这反义对句强调有福的 人行道的决心。(词的意义、语法结构、逻辑推 理)

6. 耶和华曾將训词吩咐「我们」,是指甚么人?目 的何在?(定义性问题、解释性问题)

答:「我们」应指以色列人,他们是亚伯拉罕的子 孙、属神的子民。创十八18-19「亚伯拉罕必 要成为强大的国;地上的万国都必因他得福。 我眷顾他,为要叫他吩咐他的眾子和他的眷属 遵守我的道,秉公行义,使我所应许亚伯拉罕 的话都成就了。」神赐下祂的训词乃叫他们能 遵行祂的旨意,经歷祂的恩福,更成为万民的 祝福。注意诗人向神呼叫「耶和华啊」,这是 神与以色列人立约的名字,表明神守约施慈爱 (出三14-15,三十四5-6)。诗人呼求神的名表 明內心迫切,全诗出现21次。神的心意既要赐 福万民,这里的「我们」亦包括所有信主的人, 因「虚心的人有福了……」(太五3),故所有 天国子民亦当殷勤遵守主的话。(歷史背景、 以经解经、逻辑推理)

 

7. 诗人用甚么態度遵行神的话?(解释性问题)

答:诗人用以下態度遵行主的话:

1)深切期盼:第5节「但愿我行事坚定,得以遵 守你的律例」,诗人自勉坚守主道。《吕振 中译本》:「哦,愿我所行的坚定」。

2)时刻看重:第6节「我看重你的一切命令」, 「看重」是注目之意。「一切」乃强调全部。 「惟有详细察看那全备、使人自由之律法的, 並且时常如此,这人既不是听了就忘,乃是 实在行出来,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 (雅一25)

3)努力操练:第7节「我学了你公义的判语,就 要以正直的心称谢你」,「学」包含熟练、 精通之意。

4)委 身 遵 守 : 第 8节 「 我必守你的律例」 。 (以经解经、逻辑推理)

8. 为何看重神的一切命令便不至於羞愧?(解释性问 题)

答:旧约圣经用「羞愧」表示被上主丟弃,並且被 定罪及受罚。违背主命的人便会羞愧,如大 卫犯姦淫及杀人罪,虽悔改但仍受罚,以致愧。但以理三个朋友,因坚持不拜金像而被扔 在火坑中,却蒙主拯救,故不羞愧。「凡仰望 他的,便有光荣;他们的脸必不蒙羞。」(诗三 十四5)(以经解经、逻辑推理)

 

9. 为何诗人学了神公义的判语,就要以正直的心 称谢祂?学习神的话能如何影响讚美敬拜? (解释性问题、引申性问题)

答:「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是公认的学习 原理。当神的话成了我们生命一部分,所想、 所讲、所行都是主的话,有主的同在,內心必 然快乐。这是內心价值观的重整,效法神喜爱 公义,故能以正直的心称谢神。这样的心態使 我们满有信、爱、望,使敬拜满有动力,充满 喜乐欢欣。(逻辑推理)

 

10. 求神「总不要丟弃我」,是甚么意思?诗人的祷告 表明他有甚么心態?(定义性问题、引申性问题)

答:「总」是强调语句,有「完全」及「永远」的 涵义。当人故意违背主的旨意,就会落到被神 全然丟弃的地步。如扫罗违背主命私自献祭, 怜惜亚甲及上好牛羊而不肯灭绝之,最终被神 丟弃。「你厌弃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也厌弃你 作以色列王。」(撒上十五26)「耶和华的灵离 开扫罗,有恶魔从耶和华那里来扰乱他。」(撒 上十六14)诗篇第一一九篇作者的祷告表明他 有敬畏神之心,看重与神的关係,决心遵行主 的旨意,討神喜悦。(词的意义、以经解经、 逻辑推理)

 

第六步:归纳总意

1. 诗人称遵行神律法的人有福(1-3节)

2. 诗人认定神赐律法叫人遵守(4节)

3. 坚心行道的人必不羞愧,亦不被丟弃(5-8节)

第七步:找出主题

诗人称遵行神道的人有福,因他们所行合神心 意,並因坚心行道而不致羞愧。

 

【三】应用部分

第八步:写下原则

信徒遵行神道必蒙神赐福,因所行合神心意,並 因坚心行道而不致羞愧。

 

第九步:列出细节 (SMART*)

1. 你认为人生最大的福气是甚么?请说明原因。

2. 有哪些「非义的事」是你未能脱离的?请分析 背后原因。

3. 你愿如何有计划地学习主的话,並切实遵行?

*註:SMART 即specific, measurable, achievable, relevant, timing-related

第十步:身体力行

  • 划定时间
  • 从小开始
  • 记录进度
  • 写下心得

诗篇一一九篇1-8节十步释经研读

【二】解释部分 第四、五步:勤发问题与逐题解答

提出重要问题(尝试从標籤发出问题)並解答

1. 律法是指甚么?何以诗人用不同的字词如法度、 训词、律例、命令、判语 ……等形容神的话? (定义性问题、解释性问题)

答:律法law(torah)是诗人用来形容神的话最主要 的字词,全诗(诗篇第一一九篇共176节)出现 25次。狭义上意指摩西律法,尤指五经。广义上 指神启示的「教导」,可指全部圣经,作为神之 子民生活和行为的基础。此外,诗人用了其他七 个主要字词:

1)法度testimony(edah):出现23次。源自「见 证」,习惯用於描述「两块法版」(申三十 一19、26)和约柜(出二十五22)。意味着 圣经的坦率,標准高而警告严。

2)道/话word(dabar):全诗出现24次,是极 常用的名词,包括一切神的真理,无论是以 宣告、应许或命令的方式表达。

3)判语/典章judgments(mishpat):出现23次。 指特定法律诉讼的案例或法律裁决。在此 诗指神——这位至高审判官的启示,具有权 柄,是公平的標准。

4)律例statutes(huqqim):出现21次。字根为 雕刻、刻写。这词论到圣经的约束力与永久性,是「铭刻」下的律法,以便留传后世, 着重人立志遵行。

5)训词precepts(piqqudim):出现21次。原意为 可信、可靠,与「约」和「神的启示」同义。

6)命令commands/commandments(miswa):出 现22次。乃指具有权柄的吩咐,如父亲嘱咐 儿子、主人吩咐奴僕,又如神一下令造成世 界。故此神凭着权柄给人命令,要人遵守。

7)话/应许promise/word(imra):出现19次。表 示神说的、吩咐的或应许的任何事。

这些同义词其实可视为一体。我们不须每次都去寻 找个別的特色,反而应当透过其频繁的出现,来全 面瞭解圣经的完整面目。诗人藉着这些同义词,讚 扬律法的伟大、超越、权柄及可信,將律法的意义 发挥得淋漓尽致,好像万花筒一般,五色繽纷,气 象万千。(词的意义、上文下理、逻辑推理)

2. 行为完全是甚么意思?这与「遵行耶和华律法」 有何关係?(定义性问题、解释性问题)

答:行为完全是无可指摘之意,但並不是绝对的。约 伯被形容为「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 (伯一1),但他不过如挪亚一样,「是个义 人,在当时的世代是个完全人」(创六9),意思是按当时世代的標准看比较上完全。因此 「行为完全」並非说品格道德的完美无瑕, 而是指在行为上向神全然的忠贞。人若靠神 力量,按神律法的標准行事,行为可以趋向完 美之境。大卫曾说:「因为我遵守了耶和华的 道,未曾作恶离开我的神。他的一切典章常在 我面前;他的律例我也未曾丟弃。我在他面前 作了完全人;我也保守自己远离我的罪孽。」 (诗十八21-23)(词的意义、以经解经)

3. 遵行神的法度与寻求神有甚么关係?(关係性问题)

答:诗一一九2「遵守他的法度、一心寻求他的, 这人便为有福」,其中「寻求」是具体地求问 神的行动,包括了研读、考究、默想和遵守等 意思,如以斯拉立志「考究」(在原文与「寻 求」同字)遵行耶和华的律法(拉七10)。遵 守神的法度与寻求神分不开,读神的话必须有 寻求神的心,为要与神相交,这亦是行道的祕 诀。(词的意义、以经解经)

4. 遵行耶和华律法有甚么福气?(定义性问题)

答:「福」原文意为快乐,又译「欢呼」。第7节诗 人能称谢神,表明內心满有喜乐感恩。从诗一 2-3、6,可见喜爱主的话及行道的人生命丰盛, 按时结果,一生得神眷佑。「因为你必赐福与 义人;耶和华啊,你必用恩惠如同盾牌四面护 卫他。」(诗五12)原文「有福的人」重复出 现,为强调遵守主道、全心寻求神的人,是一 个清心而活得快乐的人,亦回应诗一2-3及二12 的应许。(词的意义、以经解经)

5. 何谓「非义之事」?为何遵行神的道正与行非义 之事相反?(定义性问题、解释性问题)

答:「非义之事」可译为「罪孽」(诗七3),或 「奸恶」(诗六十四6)。神的道乃是公义的道 路,故与犯罪邪恶的事相反。「这人不做非义 的事,但遵行他的道」,这反义对句强调有福的 人行道的决心。(词的意义、语法结构、逻辑推 理)

6. 耶和华曾將训词吩咐「我们」,是指甚么人?目 的何在?(定义性问题、解释性问题)

答:「我们」应指以色列人,他们是亚伯拉罕的子 孙、属神的子民。创十八18-19「亚伯拉罕必 要成为强大的国;地上的万国都必因他得福。 我眷顾他,为要叫他吩咐他的眾子和他的眷属 遵守我的道,秉公行义,使我所应许亚伯拉罕 的话都成就了。」神赐下祂的训词乃叫他们能 遵行祂的旨意,经歷祂的恩福,更成为万民的 祝福。注意诗人向神呼叫「耶和华啊」,这是 神与以色列人立约的名字,表明神守约施慈爱 (出三14-15,三十四5-6)。诗人呼求神的名表 明內心迫切,全诗出现21次。神的心意既要赐 福万民,这里的「我们」亦包括所有信主的人, 因「虚心的人有福了……」(太五3),故所有 天国子民亦当殷勤遵守主的话。(歷史背景、 以经解经、逻辑推理)

 

7. 诗人用甚么態度遵行神的话?(解释性问题)

答:诗人用以下態度遵行主的话:

1)深切期盼:第5节「但愿我行事坚定,得以遵 守你的律例」,诗人自勉坚守主道。《吕振 中译本》:「哦,愿我所行的坚定」。

2)时刻看重:第6节「我看重你的一切命令」, 「看重」是注目之意。「一切」乃强调全部。 「惟有详细察看那全备、使人自由之律法的, 並且时常如此,这人既不是听了就忘,乃是 实在行出来,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 (雅一25)

3)努力操练:第7节「我学了你公义的判语,就 要以正直的心称谢你」,「学」包含熟练、 精通之意。

4)委 身 遵 守 : 第 8节 「 我必守你的律例」 。 (以经解经、逻辑推理)

8. 为何看重神的一切命令便不至於羞愧?(解释性问 题)

答:旧约圣经用「羞愧」表示被上主丟弃,並且被 定罪及受罚。违背主命的人便会羞愧,如大 卫犯姦淫及杀人罪,虽悔改但仍受罚,以致愧。但以理三个朋友,因坚持不拜金像而被扔 在火坑中,却蒙主拯救,故不羞愧。「凡仰望 他的,便有光荣;他们的脸必不蒙羞。」(诗三 十四5)(以经解经、逻辑推理)

 

9. 为何诗人学了神公义的判语,就要以正直的心 称谢祂?学习神的话能如何影响讚美敬拜? (解释性问题、引申性问题)

答:「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是公认的学习 原理。当神的话成了我们生命一部分,所想、 所讲、所行都是主的话,有主的同在,內心必 然快乐。这是內心价值观的重整,效法神喜爱 公义,故能以正直的心称谢神。这样的心態使 我们满有信、爱、望,使敬拜满有动力,充满 喜乐欢欣。(逻辑推理)

 

10. 求神「总不要丟弃我」,是甚么意思?诗人的祷告 表明他有甚么心態?(定义性问题、引申性问题)

答:「总」是强调语句,有「完全」及「永远」的 涵义。当人故意违背主的旨意,就会落到被神 全然丟弃的地步。如扫罗违背主命私自献祭, 怜惜亚甲及上好牛羊而不肯灭绝之,最终被神 丟弃。「你厌弃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也厌弃你 作以色列王。」(撒上十五26)「耶和华的灵离 开扫罗,有恶魔从耶和华那里来扰乱他。」(撒 上十六14)诗篇第一一九篇作者的祷告表明他 有敬畏神之心,看重与神的关係,决心遵行主 的旨意,討神喜悦。(词的意义、以经解经、 逻辑推理)

 

第六步:归纳总意

1. 诗人称遵行神律法的人有福(1-3节)

2. 诗人认定神赐律法叫人遵守(4节)

3. 坚心行道的人必不羞愧,亦不被丟弃(5-8节)

第七步:找出主题

诗人称遵行神道的人有福,因他们所行合神心 意,並因坚心行道而不致羞愧。

 

【三】应用部分

第八步:写下原则

信徒遵行神道必蒙神赐福,因所行合神心意,並 因坚心行道而不致羞愧。

 

第九步:列出细节 (SMART*)

1. 你认为人生最大的福气是甚么?请说明原因。

2. 有哪些「非义的事」是你未能脱离的?请分析 背后原因。

3. 你愿如何有计划地学习主的话,並切实遵行?

*註:SMART 即specific, measurable, achievable, relevant, timing-related

第十步:身体力行

  • 划定时间
  • 从小开始
  • 记录进度
  • 写下心得

何以「赐福」的神被降为「祝福」的神?

许多教会的聚会中、讲台上或弟兄姊妹交谈问安时,常听见说:「愿神祝福你」,有时在教会文章中亦常看到「神祝福大家」的话。每当听到或看到这句话,內心都感到不安,不期然发出这问题:何以「赐福」的神被降为「祝福」的神?

为何有此问题?因为自我年轻(已超过半世纪)直至近约二十年前,几乎从未听到传道人或弟兄姊妹说「愿神祝福你」,大家都一致说「愿神赐福你」或「愿神赐福给你」。但如今情况却使人產生混乱。去年在一次公开聚会中,一位操粤语的牧师在祷告时多次求神「祝福」会眾,但普通话传译的弟兄每次都改为求神「赐福」,牧师可能醒觉有问题,於是改用神「赐福」;其后牧师又再用神「祝福」,但传译弟兄紿终坚持用神「赐福」。当时在座的会眾中,想必有人感到困惑,难道「赐福」与「祝福」是同义词吗?

 

一.「赐福」与「祝福」的分別

我们必须明白中国字词是有固定意义的。多年以来,中文圣经的翻译者皆精通中文,包括近二百年前译成中文圣经的马礼逊博士。他曾说:「但凡翻译,译者都有两重天职:一是准確瞭解原文的意义、领会原著的精神;二是用文字忠诚、清晰、地道地表现出原著的意义及精神。」1中文圣经译者都很着意「赐福」及「祝福」两词的分別。资深文字工作者姚志华弟兄在〈祝福与赐福〉一文中指出:祝福「『原指祈求上帝赐福,后来指祝人平安和幸福』(《现代汉语词典》),如果把『祝福』的原意套进『愿天父祝福你』这句话,它就会变成『愿天父祈求上帝赐福给你』,那显然说不通」。2 事实上,中文「赐」字是「赏赐、恩赐」之意,乃是由上到下施恩的行动。「赐」本来是由上给予下之意。3 清朝初期著名字典《正字通》说:「上予下曰赐。」中文「祝」字的意义却是「祝愿、祝祷」,乃是由下向上的祈求。「祝」源自甲骨文,字形分左右两边,左边像祭台或神主,右边像人跪着向祭台

或神灵祈祷,並强调人用嘴巴与神沟通。4 两者分別非常明显,含义也很重要。

二. 圣经版本的译文

详细查考圣经中提及神「赐福」的出处,发现所有中文译本都有一致的译法。

例如创世记十二章2-3节记载神呼召亚伯拉罕时的应许,《和合本》译文为:「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新译本》、《现代中文译本》、《当代圣经》、《和合本修订本》,都译为神「赐福」,而人只能「祝福」。汉语圣经协会於2015年出版的《新普及译本》在这两节同样译为神「赐福」及人「祝福」。

另一段在崇拜中教牧祝福时常用的经文——民数记六章24-27节,和合本译文为:「『愿耶和华赐福给你,保护你。愿耶和华使他的脸光照你,赐恩给你。愿耶和华向你仰脸,赐你平安。』他们要如此奉我的名为以色列人祝福;我也要赐福给他们。」其他译本在这几节也几乎全部译为神「赐福」给人,而祭司「祝福」以色列人。5

还有一段被称为「旧约中的主祷文」的诗篇第67篇,《和合本》译文为:「愿神怜悯我们,赐福与我们,用脸光照我们,好叫世界得知你的道路,万国得知你的救恩。……神——就是我们的神,要赐福与我们。神要赐福与我们;地的四极都要敬畏他!」三次都说神「赐福」与人。其他译本亦完全这样翻译。

遍查全本中文《和合本》圣经,会发现新旧约提及神「赐福」116次,出自107处经文。「祝福」出现106次,出自103处经文,全用在人(如祭司、君王、父亲、百姓、弟兄姊妹等)为他人祝福。

也许有人会问: 「主耶穌在世上时, 岂不是也为人祝福? 」因马太福音十四章19节说:「( 耶穌) 就拿着这五个饼、两条鱼, 望着天祝福,擘开饼,递给门徒」,而马可福音十章16节:「(耶穌)於是抱着小孩子,给他们按手,为他们祝福。」我们当知道主耶穌在世时以人子身分承担救赎世人的工作,祂要时刻倚靠圣灵能力,並寻求天父的旨意与引导,故此祂为眾人「祝福」是祈求神赐福给他们,这样的翻译正是合宜。

三.「赐福」与「祝福」混淆之因

既然从过往到现今绝大部分中文译者都严谨地区分「赐福」与「祝福」的意义,何以近二十多

年来教牧及信徒竟会把神「赐福」说成神「祝福」呢?

去年在台湾曾与中华福音神学院几位校友討论这问题,他们中文水平都很高,其中三位皆为神学工作者,一位任讲道学教授,我得到以下结论:

1. 教会人士现今普遍中文程度下降,因此不能察觉「赐福」与「祝福」的分別。

2. 英文“Bless”一字可同时译为「赐福」及「祝福」,但一般人忽略这两词在中文有不同意义。

3. 现代信徒对圣经不够熟悉;许多教牧亦因教会事工忙碌,对圣经研读不够深入,对圣经字词瞭解不足。

4. 许多教牧及信徒已经失去背诵经文的习惯,教会已没有「背金句」或「背经」的文化。

5. 传统圣诗中文水准很高,如《普天颂讚》第383首题目为「上主赐福差遣」,第12首其中一句为「因祂拯救赐福」。《生命圣诗》第252首其中有「主必赐福如降大雨」,第529首题目为「愿主赐福保护你」。但如今许多写新潮诗歌的人对圣经与神学一知半解,用词不当。故把神「赐福」写成「祝福」,信徒习以为常,便很难改口了。

四. 必须拨乱反正

何以要为神「赐福」及神「祝福」有所不同而大作文章?因为当你把「赐福」的神说成「祝福」的

神,不单是文词不通,更贬低了神的地位:至高神岂不是还要向一位比祂更崇高、更伟大的神祈求?不知不觉间,我们把神贬为与我们同等的地位了!

香港大学中文系前任教授陈耀南博士, 曾在《明报月刊》二○一一年五月號〈上帝永不祝福〉一文中强调:「唯一的神——上帝——只能『赐福』,不会——永不会——『祝福』」。他在一次专题讲座中,更义正词严地指出这语病的错误。

「十步释经法」是从「细察事实」开始,解释时要注意「词的意义」、「上文下理」、「逻辑推理」等。圣言资源中心的宗旨是「致力实践,建基圣言」。实践即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包括言语、態度及行动。因此「祝福」与「赐福」两词,必须按正意分解,才能使弟兄姊妹更得帮助。

 

五. 谦卑反省必能改正

在网上看到林婉容姊妹的分享:

很多年前,有一次我满怀着好意对一位弟兄说「神祝福你」,不料,这位弟兄还来不及礼貌上地回应,立刻先纠正我:「人没有能力赐福,所以才彼此祝福,但神是一切福气的源头,祂不祝福,而是赐福!」当下,虽然我在神学观点上完全同意,却很不服气对方的「咬文嚼字」。毕竟,「神祝福你」是一句外来语,从英文的“God bless you”直译过来的。翻译得不精准没错,但大家都明白、且默认这句话的意思,没有人会因为这样一句话就忽略了神是赐福者啊!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觉自己里面的不服气,其实不是基於那位弟兄对细节的坚持,而是因为当时被对方的態度冒犯了。蒙了光照之后,我开始改口说「神赐福你」。令人惊奇的是,虽然心里所怀的意念是一样的,口里所说的话就差那么一个字,但真的不一样!说话时信心的程度不一样。从那时候起,我开始操练,隨时留意让口中的字句释放最大的正能量。「心里相信」和「口里承认」两者相辅相成,可以在我们的生命中成就很大的能力。信道从听道而来,听道从基督的话而来。当我们口里宣告真理或神的话,自己和旁人听了之后,里面会生发信心;反之,当我们忽略常见的语病,也可能给听的人(包括自己)的信心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在不知不觉之中混淆了真理。6

我为林姊妹感恩,因为她谦卑反省,在分辨出「赐福」与「祝福」两词不同的意义后,能决心改正。

去年在香港曾与华人福音普世差传会前副总主任何俊明牧师交谈此问题,他告诉我在美国总会事奉时,一位同工接到电话,被质询何以《华传双月刊》的文章竟使用「神祝福」一语。当时总主任林安国牧师立时说:以后月刊文章定必注意,只使用「神赐福」。林牧师的回应,亦是佳美榜样。

 

六. 结语

耶和华的言语是纯净的言语,如同银子在泥炉中炼过七次。」(诗十二6)大卫亦说:「至於神,他的道是完全的;耶和华的话是炼净的。」(诗十八30上)我们当如诗篇第一百一十九篇的诗人所说:「祢的话极其精炼,所以祢的僕人喜爱」(140节)。

甚愿我们时常「留意听」神的话(赛五十五2),背诵於心,不忘主话(诗一一九16),更不隨意更改,愿神「赐福」给你!

~~~~~~~~~~~~~~~~~~~~~~~~~~~~~~~~~~~~~~~~~~~~~~~~~~~~~~~~~~~~~~~~~~~~~~~~~~~~~~~~~~~~~~~~~~~~~~~~~~~~~~~~~~~~~~~~~~~~~

附註

1 海恩波:《传教巨匠马礼逊》,全译本,陈赐明译(香港:基督教文艺,2018),页152。

2 姚志华:《求正话是——教会中文趣谈与辨正》(香港:福音证主协会[总代理],2014),页40-41。

3 《百度百科》(网上版),见条目「赐」(汉语汉字);取自网页: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5%90;瀏览於2018年10月26日。

4 《百度百科》(网上版),见条目「祝」(汉语汉字);取自网页: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5%9D/54167;瀏览於2018年10月26日。

5 唯一没完全一致是《新译本》民六27:「他们要这样奉我的名为以色列人祝福,我也要为他们祝福。」(编按:2016年网上版《新译本》把下半节修改为「我就会亲自赐福给以色列人」。)

6 林婉容:〈神祝福你〉[网上文章];取自林婉容敬拜网誌(SehlinMusic.com);瀏览於2018年10月26日。


一次致力实践的圣地旅程

 二十年前第一次到圣地,即是与赖牧师同去,那次的经歷很深刻,不但对圣经的认识增多,更对圣地產生亲切的感觉。由於牧会事工忙碌,这些年未能再有机会前往,今年得赖牧师邀请,参加圣地灵修学习团,使我重踏圣经人物生活的地方,学到更多属灵的功课。

这次旅途中有几个景点令我內心特別受激动:其一,约旦境內「皮特拉」山区的狭道,巨石凿成的房屋、庙宇、陵墓、纪念碑,今日已成废墟,明显地应验了圣经中许多关於以东的预言。神要祂的百姓知道,人造的防御殊不可靠,人若骄傲至终受罚。其二,位於死海西岸的马撒大堡垒,曾被大希律王建成冬宫,形势险要,易守难攻,却在主后73年间成为960名犹太爱国者自杀之处。相传那亦是大卫逃避扫罗的磐石与山寨,深深体会到人的保障极其有限,神才是我们更高的磐石。其三,这次有机会进入耶路撒冷城的希西家水道,在黑暗中只凭电筒的光,前行了半小时,大家一面走,一面歌唱,惊讶当时工程的精確,感嘆当日希西家倚靠神、经歷神的拯救,可惜他晚年骄傲,貽祸子孙。
圣地周围的景点实在很多,我们从约但境內南部的皮特拉到耶利哥,途经约但河,到以色列北部的黑门山脚。我们行经死海、加利利海,又到了地中海。从犹大山区的迦拿,到拿撒勒,伯利恒,伯大尼,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我们参观了主哭堂、客西马尼园、圣殿山、苦伤路、圣墓堂、花园塚等歷史遗跡。赖牧师为我们讲解亚伯拉罕、摩西、大卫、扫罗等,更多次讲及主耶穌,並扼要介绍马利亚、约瑟、彼得、约翰及保罗等。使我们不单重温他们的事蹟,感受他们信仰歷程之挑战,更鼓励我们在现今世上生活困境中,继续以信心回应神的心意。此外,临时诗班在音响效果举世知名的圣安娜教堂歌唱、品尝「彼得鱼」的美味、放鬆地浮沈在死海之中、姊妹们购买死海著名的护肤品及圣地土產等插曲,都让我们毕生难忘。
「圣言」为此次旅程的设计甚为周全,令人满意。如行前的圣地简介,使团友先有基本预备。在旅馆、饮食、旅游车、当地导游的安排及团友手册的预备,都很有水准。赖牧师利用车上时间分享灵修,並选取多首悦耳又合適的诗歌,配合经训唱出,使我们心中满有感动。十多天的行程中,更使来自不同地方的团友们,成为心灵相通,互相照应,彼此连结的主內肢体。
赖牧师先后已带过十二个团来圣地,每次报名人数都超额。问他何以能乐此不疲呢?他说:主要是弟兄姊妹实在有很多得著,正符合圣言创立的目標:「致力实践、扎根圣言」。信徒一生中至少要到圣地一次,顺著主耶穌及圣徒们留下的脚踨行走,必然与主更为接近、灵里重得挑旺、更加致力於实践主的教训与命令,这自然是最有价值的旅程。
明年我和曾师母將带领加拿大圣言的圣地灵修学习团,愿主感动弟兄姊妹,一同踏足圣地,思念圣经人物的事蹟,进入他们的心灵世界,让神的话提醒並挑战我们,在现今世代中活出我们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