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二十六章4-5节,这两句话互相矛盾,到底要怎样回答愚昧人?

「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恐怕你与他一样;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免得他自以为有智慧。」

这两句话骤眼看去,实在是互相矛盾!但问题是它们是前后对句,作者不会那么快就忘记上一句所说的。因此,这应该是作者刻意的铺排,要讲明更深层的意义。

其实这两句话充满智慧,它顾及到生活两个不同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理由是:不要与他们同样见识。

当愚昧人恶言相向,或用无知的言词对待你的时候,不要用同样的方式回应:不以讥讽还讥讽;或以咒骂还咒骂。总而言之,遇见愚味人,要避之三舍,或三缄其口,懒得与他们交谈,是最佳的策略。因为无论如何,你很难可以改变他们,而且与他们同样见识的话,会降低自己的身份与人格。

这种人经常是我们不太熟悉,或少有来往的人。

第二种情况是「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理由是:免得他自以为有智慧。

人都是有盲点,不容易看见自己的错失,需要別人的提醒。这句话的意思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採取同样的方法回敬愚昩人,为他提供一面镜子,让他可以看见自己本来的样貌,原来是那么丑恶,免得他继续愚昧下去(参箴三7)。

然而,这样作会带来被人误会的危机,因此採用时要特別留神,免得失去基督徒应有的体统。

其实在处理时可有一个变通的办法。例如不必自己去扮演丑角,可效法拿单先知,先讲述一个故事,让对方举一反三地看见自己的恶行,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对於这种愚昧人,他们似乎仍有药可救,可用这方法指点他的迷津。

结论
这两句话深具哲理,暗藏玄机,奇妙无穷。它说明信徒行事为人必须具备属灵的智慧,不能一成不变。若是世间事都是千篇一律的死板,人生会失去眾多美丽的色彩。

人生所遇见的问题分两种:一种是技术上的问题,可以採用说明书所提供的方法,按部就班,对症下药,就会迎刃而解。然而,另一种是生活的抉择与人际关係的问题,它们错综复杂,不能採取特定的程式去解决。主耶穌所说:「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太十16),在一些进退维谷的情况下,应求取属天的智慧去判別,然后解决,不能一概而论。